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楚天都市报:人工瓣膜置换术后12年,中年女突发心衰!
发布日期:2019-08-06

7月16日,在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徐女士术后复查,恢复不错,她握着医生的手感激不已:“想不到过了12年,我又获得第二次新生。

55岁的徐女士是湖北嘉鱼县人,下岗后在家务农。2007年,她的儿子正准备高考,她却因“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衰”做了二尖瓣、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为了给她看病,家里借了很多钱。今年4月底,徐女士突然觉得心慌、胸闷,全身无力,扫地后就会不停咳嗽,全身无力感严重。此时她的丈夫在外打工,儿子在国外工作,她以为是感冒了没在意,谁知渐渐地无法平躺入睡,整个晚上只能坐着休息。她这才和老公联系,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看病,被诊断为急性左心衰,转院到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住院。

该院副主任医师方泽民立即为徐女士申请了常规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主要问题是发生了二尖瓣位人工瓣膜瓣周漏,瓣周重度反流导致心脏显著扩大,徐女士左房前后径达到90毫米,是健康人的3倍左右。并且,她还伴有房颤、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情况非常危急,需要立即再次手术进行修复。

然而,由于她心脏功能极差,155厘米身高的她体重只有34公斤,整个人看上去瘦弱,且有贫血、营养不良,来院时需要人搀扶着行走,如果为徐女士进行常规二次开胸手术,不仅难度大,而且风险极高。在多次与科主任魏翔等教授一起讨论病情后,认为微创封堵手术是最佳手术方案,但前提是需要术前对瓣周漏的位置、大小以及周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进行精准评估。经与超声科主任邓又斌教授商量,专家们决定采取经食道超声图像,这样诊断更明确、具体。近日,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超声科专家经审慎准备,为患者进行了无痛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后认为徐女士可考虑尝试应用微创封堵的手术方式解决心脏结构问题。